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(新華社記者李亞楠 徐博)“我原來總認為有資源比沒資源好,但實際上,有資源以後,容易掉入資源依賴陷阱,很多資源型城市就是在資源逐漸枯竭、‘守城待援’的過程中慢慢進入發展死衚衕的。”作為從煤炭企業轉任地方的乾鉑全國人大代表、平頂山市委書記陳建生深知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的緊迫和艱難。
 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,我國將出重拳強化污染防治、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變革以及推進生態保護與建設。對很多因煤而生的資源型城市來說,這樣的任務尤其艱巨。
  陳建生說,平頂山是一座典型的資源型城市,能源原材料工業曾占工業經濟的比重高達80%以上,近年來,隨著土地、環保等約束性指標日益嚴格和關閉淘汰落後產能步伐加快,平頂山面臨著穩增長與轉方式的雙重壓力。抱著壯士斷腕的決心,市裡主動關閉了一大批“五小”企業,儘管犧牲了一定的經濟總量和增速,但卻騰出了環境容量和土地指標,為轉型升級拓展了空間。
  “早轉早主動,不轉就沒有出路!”另一位來自“煤城”的全國人大代表、鶴壁市委書記魏小東說,“轉了還有很大的希望,不轉就會砸了手中的飯碗。關鍵是要找準產業轉移的方向,不能盲目跟風,一刀切。”
  “與其‘守城待援’,不如‘出城突圍’,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應該樹立一種新型資源觀,用制度、環境、開放、觀念等無形資源吸引有形資源往自己的城市匯聚,當可以用無形資源配置有形資源的時候,就會發生幾何式聚變。”陳建生說。  (原標題:人大代表:與其“守城待援”,不如“出城突圍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advwpsth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